首页> 截瘫
周期性瘫痪是什么病?该如何预防?
来源:昆明康瑞医院

周期性瘫痪也称为周期性麻痹,是指一组以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,发作时大多伴有血清钾离子浓度水平的异常改变,根据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分为低钾型、正常血钾型和高钾型三种。临床上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占绝大多数,正常血钾型和高钾型周期性瘫痪少见。

image.png

周期性瘫痪会出现哪些症状

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儿童早期至40岁发病居多,可早至4岁,晚至60岁。男性多于女性,随年龄增长而发病次数少。饱餐(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多)、酗酒、剧烈运动、过劳、寒冷或情绪紧张或小睡后等均可诱发。

典型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发病,数小时达到高峰,表现为四肢及躯干弛缓性瘫痪,四肢肌受累早且重。程度可轻可重,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,后延及双上肢,两侧对称,近端较重;肌张力减低,腱反射减弱或消失。患者神志清醒,构音正常,头面部肌肉很少受累,尿便功能正常。严重病例可累及膈肌、呼吸肌、心肌等,甚至可造成死亡。

周期性瘫痪如何预防?

1、避免剧烈运动、寒冷刺激、情绪紧张、感染等。

2、避免过饱或饥饿, 避免过度饮酒或摄入甜食过多等。

3、在夏天应做好防护, 避免过热。

4、有家族史者, 应定期体检, 争取做到早诊断、早治疗, 避免并发症的出现; 有生育要求者,应做好产前体检和遗传咨询。

 

医生亲诊
更多
查看更多 预约挂号
丨昆明康瑞医院在线挂号
在线挂号>>
电话咨询
0871-65189998
咨询挂号